<samp id="tcmoi"></samp>
<legend id="tcmoi"><i id="tcmoi"></i></legend>

<strong id="tcmoi"><output id="tcmoi"></output></strong>
        <optgroup id="tcmoi"><em id="tcmoi"><pre id="tcmoi"></pre></em></optgroup>
        <ol id="tcmoi"></ol>
      1. "營商環境看市縣"系列發布會(第二場)舉行 四地分享高招

        時間:2022-06-12 15:00:00

        地點:丹江口市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十堰市營商辦副主任 王厚兵

        發言人:丹江口市委常委 常務副市長張吉來、竹山縣縣委常委 常務副縣長何垚辰、竹溪縣縣委常委 常務副縣長湯莉、房縣縣委常委 常務副縣長高勇

        摘要:6月12日下午,十堰市“營商環境看市縣”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在丹江口市舉行。會上,丹江口市、竹山縣、竹溪縣、房縣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成果和創新舉措,并回答省市媒體記者提問。

        6月12日下午,十堰市“營商環境看市縣”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在丹江口市舉行。會上,丹江口市、竹山縣、竹溪縣、房縣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成果和創新舉措,并回答省市媒體記者提問。

        丹江口:“四個度”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丹江口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了“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最優縣市”目標。2021年,丹江口市被評為“全省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的縣(市、區)”。丹江口市以“四個度”為抓手,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重企尊商樹導向,彰顯丹江口力度;二是利企便民優服務,體現丹江口速度;三是惠企紓困解難題,顯現丹江口溫度;四是益企助企成風尚,呈現丹江口氣度。

        丹江口市成立了市委書記、市長“雙掛帥”,市“四大家”領導為骨干,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將每月18日確定為“全市營商環境日”,常態化開展“百家企業評部門(股室)”活動,先后對46個部門、94個股室開展評議活動3次,根據評議結果獎優罰劣。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業務流程再造和系統重構,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一事聯辦、一窗通辦、跨域通辦”,全市1431件業務事項中1382項實現全程網辦,“零跑動”占比96.6%;51類證照的1354個事項推行電子證照,免提交材料;36項“一事聯辦”事項上線湖北政務服務網,58個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就近辦實現100%。今年以來,丹江口市還累計為企業減免所得稅5298.8萬元、緩繳稅款7819萬元、留抵退稅13680萬元。

        竹山:打造“1234”工作模式 創建“辦事不求人”金字招牌

        近年來,竹山縣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策、制勝之道,打造了“1234”工作模式,創建了“辦事不求人”金字招牌,2021年全縣營商環境整體水平實現了跨越式進步,在全省排名前進了48個位次。

        一是高位推進“1號工程”。實行縣委書記、縣長“雙組長”負責制、縣級領導兼任18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長”工作制、196名領導干部與160家企業“結對子”幫扶制,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系列政策措施,公開“辦事不求人”服務事項清單2307項。二是建立園區“2項制度”。堅持“要素向園區集聚、項目向園區集中”,“容缺辦理”減時限,“拿地開工”減環節。三是優化惠企“3項服務”。即:“免申即享”直送企業,“一業一證”直達企業,“承諾即入”直通企業。四是健全法治“4項保障”。即:開展“源頭治理”,應用“云端審判”,推行“影響評估”,落實“法治體檢”。

        竹溪: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

        近年來,竹溪縣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持續發力推動見勢成效。

        一是在營造重商親商環境方面,全員參與主動作為。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責、部門聯動、上下互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二是在優化審批環境方面,實施效能提升工程?!耙痪W通辦”實現業務系統省、市、縣、鄉、村五級聯通,群眾和企業“進一網、能通辦”。全縣32個部門1436項依申請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跨域通辦”事項953項,其中與陜西省平利縣、鎮坪縣,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實現“跨省通辦”事項423項,“襄十隨神”跨域通辦事項356項,“市域通辦”事項174項。三是在活躍市場環境方面,落實好惠企利企政策。2021年,縣委、縣政府拿出4100萬元專項資金重獎在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方面突出貢獻的單位企業和個人。四是在改善執法環境方面,探索容錯柔性執法。出臺市場監管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三張清單”(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違法行為減輕處罰清單、違法行為從輕處罰清單),對21件首次輕微違法行為施行不予行政處罰決定,將172家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撤銷6家企業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助力企業信用修復。推行“一企一警、一企一律師”,組織31名律師擔任105家企業法律顧問,調解化解涉企糾紛193件。

        房縣:全力打造“無證明城市”

        近年來,房縣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最強的地區。

        一是推進思想站位大提升。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實行“指標長”負責制、季度推進工作制。二是推進審批服務大優化。市場準入更快捷,全面推行企業開辦“2半0”標準,實現30個高頻事項“一事聯辦”。市場準營更高效,大力推行“一業一證”改革,累計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47張,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市場退出更便利,推行企業注銷一網通辦、部門聯辦、一次辦成,實現零材料、零費用、零跑腿。市場主體更活躍,出臺支持市場主體倍增發展的六條意見,給予真金白銀支持??h財政拿出2238萬元,對118家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給予獎勵。元至5月,全縣新增市場主體1萬余戶。三是推進市場要素大保障。設立“水電氣網”綜合專區,實現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工業企業入園兩個“100%”目標,推行“信易貸”“銀稅貸”,大力招才引才,最高獎勵50萬元。四是推進執法監管大規范。將87項事項列入“免罰清單”,對158種輕微違法行為實行柔性執法。五是推進先行先試大突圍,全力打造“無證明城市”。(記者 陳明 吳楠)

        責任編輯: 周珍
        久久香综合精品色综合
        <samp id="tcmoi"></samp>
        <legend id="tcmoi"><i id="tcmoi"></i></legend>

        <strong id="tcmoi"><output id="tcmoi"></output></strong>
            <optgroup id="tcmoi"><em id="tcmoi"><pre id="tcmoi"></pre></em></optgroup>
            <ol id="tcmoi"></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