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cmoi"></samp>
<legend id="tcmoi"><i id="tcmoi"></i></legend>

<strong id="tcmoi"><output id="tcmoi"></output></strong>
        <optgroup id="tcmoi"><em id="tcmoi"><pre id="tcmoi"></pre></em></optgroup>
        <ol id="tcmoi"></ol>
      1. 十堰召開“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2-09-27 11:00:00

        地點:十堰傳媒中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十堰市政府副秘書長 朱建東

        發言人: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李新兵、茅箭區副區長 梅海軍、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 程從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工程建設科負責人 王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基礎設施規劃科科長 趙寧、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副主任 黃世良

        摘要:9月27日上午,十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十堰傳媒中心新聞發布廳召開十堰市“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介紹十堰市“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取得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9月27日上午,十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十堰傳媒中心新聞發布廳召開十堰市“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介紹十堰市“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取得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自2021年9月以來,十堰市積極倡導多元治理、民主治理、公平治理,匯聚全社會力量共同推進“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歷經一年的持續治理,為十堰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為市民出行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出了積極努力。

        城市治堵工作機制全面形成

        市政府成立市長掛帥、21個市直部門和3個區政府為成員單位的“暢行車城”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出臺《十堰市“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十堰中心城區治堵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明確了綜合治理工作目標,制定了21條具體工作措施,建立了5項工作機制,逐項逐條分解任務,明確完成時限,實行“周刊調度、月成效發布、季度聯席會議”穩步推進。今年,又把“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寫入《2022年度政府工作報告》,通過“i武當”APP搭建交通安全隱患“鷹眼”平臺,并專門邀請華科大鄒志云教授率領的專家團隊為我市交通治堵“把脈問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理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

        先后啟動建設人行天橋5座,打通微循環道路9條(紅衛紅廟巷與建設大道連接微循環道路),完成4條道路建設(林蔭大道云倉路、??诼?、擂鼓臺路、萬達馬家溝大橋南側道路),新建大型停車場3處(北京北路、六堰立體、百二河毛巾廠),優化調整、新增公交線路18條、開通3條學生專線,加快推進4條市政主次干道建設(三峽路、雙高路、武當路復線、玄岳大道),試點開展了京東路智慧停車系統建設,有效緩解了城市道路擁堵現狀。今年6月,市政府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斷頭路微循環工作,現正加緊謀劃推動17條斷頭路、19項人行過街設施和6條微循環道路建設,目前已完成1條(紅衛紅廟巷與建設大道連接微循環道路)。

        科技助力智慧交通日見成效

        一是精準調配信號燈。先后調整861處信號燈倒9秒顯示,城區132個燈控路口實行分時段配時,6個“T”型路口直行調整常綠,取消右轉燈控率達90.6%(310個右轉出口,全時段不受限281個),基本實現燈控路口右轉不受限。

        二是科學設置通行方式。12個路口增設28個直行待行區,14個路口實施大型車輛右轉讓行,增設紅色右轉盲區標識、安全提示,1個路口實行“排陣通行”,取消31條斑馬線、4個調頭點,啟用2條“三八”節愛心斑馬線、4條兒童節愛心斑馬線,安裝4處“智能移動式護欄”,投入啟用12個高德物聯網預警設備,改造紅衛路口等復雜交通路口3個。今年首次在高考期間實行城區中心汽車單雙號限行,讓路高考。

        三是推出科技便民服務新舉措。先后推出違停語音勸離、114電話移車、交通違法繳款掃碼支付、智慧交通預警、“平安課堂”、交通安全隱患“鷹眼”等多項科技便民服務新舉措。

        四是實施“切口小、見效快”微改造。在林蔭大道茅箭溝路口削減花壇、增加一條左轉車道;在萬達路口設置“可變車道”;將鄖陽中學路口調頭點后置;在水務局路口增設右轉專用道等,通過一系列“小工程”“微改造”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10余處。

        交通亂象治理全面有力

        一是強力優化路口通行秩序。整治“不禮讓斑馬線、等紅燈玩手機”等不文明行為,開展待行區現場提示引導,路口通行秩序明顯改善,市民出行體驗感明顯增強?!岸Y讓斑馬線”成為享譽全國的城市交通文明品牌,行人“看燈過馬路”蔚然成風。

        二是強力整治主次干道交通違法。城區設置50條嚴管路段,打造“嚴管街”;新增46套“路口接打手機”等新型交通違法抓拍設備,增強違法查處力度;落實高排放機動車禁(限)行管理,聯合環保開展尾氣檢測行動;開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持續嚴查整治“酒醉駕、渣土車及工程運輸車野蠻行駛、行人上高速、人行道車輛亂停放、夜間違法停車、機動車噪聲擾民”等交通違法,保障秩序、壓降事故。

        三是強力規范摩托車、電動車騎行亂象。開展“平安頭盔”專項整治行動,約談共享單車、外賣企業,首開共享單車企業罰單,規范騎手行車行為。自主研發小程序,落實“三個一律”(首次一律觀看警示教育片;第二次一律朋友圈集贊或義務勸導;第三次一律公開曝光),涉及公職人員的,抄告單位紀委監察部門,摩托車電動車頭盔佩戴率明顯提升。

        四是強力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全市開展重點“人車路企”四類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縣市交互行動,共排查隱患5987處,推動整改4007處。

        創新舉措便民惠企全面深化

        在柳林路管涵改造、中燃管道搶險等19條主次干道多點位同步施工的情況下,精細化組織,全方位服務,積極聯合施工企業、醫院、商超、學校組建交管“平安義警”隊,在重點路段、重點時段協助維護交通秩序,有效確保了施工、保暢“兩不誤”,受到各級領導和廣大市民廣泛贊揚。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和“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企業包扶活動,深入實地走訪調研,及時收集整改交管類意見建議,主動服務東風越野車公司新車外運,在易捷特新能源汽車公司進出口設置紅綠燈解決通行安暢,全力支持配合東風車身廠搬遷新址土地整理項目施工,完善風神大道東科克諾爾公司安全設施保障企業生產運輸安全順暢,贏得各生產(物流)企業好評。

        全民交通安全宣教陣地建設全面推進

        建成并啟用“十堰市交通安全宣教中心”,努力將其打造成市民愿意去、自愿去學習體驗的網紅打卡地。自2021年9月建成啟用以來,已分期、分批組織公職人員、企業高管人員、重點駕駛人員、社會群眾2.4萬余人次參觀體驗,部分單位將其作為“主題黨日”活動舉辦地。市委黨校將其作為學員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每期專門安排課程參與體驗。

        “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工作全媒體宣傳

        電臺、報紙、網絡全媒體合作,搭建線上線下交流溝通互動平臺。市廣播電視臺開通《1019早上好》《下班萬歲》等欄目,已錄制播發9期《深度溝通——“暢行車城大家談”》電視特別節目;十堰晚報(秦楚網)開設“暢行車城”固定板塊,論壇主題交流,公開征求意見,每一起治堵具體措施,群眾同意的就實施,群眾不同意的,暫緩實施。2021年9月以來,各媒體播(刊)發新聞信息宣傳稿2100余條(篇)。

        下一步,十堰市將持續鞏固“暢行車城”綜合治理已有成效,進一步深化細化優化實化各項工作措施,加快推動道路“硬件”建設,同步開展“全息路口”“智慧信號燈”等“智慧交通”試點建設,聯系東風車企研制潮汐車道作業車等工作,不斷優化十堰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營商環境,為市民出行打造更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會上,茅箭區、張灣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就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分別作了解答。(記者 吳楠)

        責任編輯: 周珍
        久久香综合精品色综合
        <samp id="tcmoi"></samp>
        <legend id="tcmoi"><i id="tcmoi"></i></legend>

        <strong id="tcmoi"><output id="tcmoi"></output></strong>
            <optgroup id="tcmoi"><em id="tcmoi"><pre id="tcmoi"></pre></em></optgroup>
            <ol id="tcmoi"></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