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cmoi"></samp>
<legend id="tcmoi"><i id="tcmoi"></i></legend>

<strong id="tcmoi"><output id="tcmoi"></output></strong>
        <optgroup id="tcmoi"><em id="tcmoi"><pre id="tcmoi"></pre></em></optgroup>
        <ol id="tcmoi"></ol>
      1.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的通知

        索引號
        000014349/2022-43930
        文件類型
        通知
        發文單位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文字號
        十政辦發〔2022〕34號
        發布日期
        2022年08月21日 09:42:03
        效力狀態
        有效

        十政辦發〔2022〕34號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事業單位:

        根據中央、省關于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關政策措施,以及《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意見》(鄂政發〔2022〕17號)精神,為深入對接落實好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搶抓機遇補短板、強功能,確保政策落實、項目落地,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對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按照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堅持“立足長遠、適度超前、科學規劃、多輪驅動、注重效益”原則,聚焦交通、水利、生態環保、新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公共衛生、能源等8個重點領域,搶抓國家宏觀政策靠前發力窗口期,全面謀劃、審批、開工、建設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重點

        (一)積極爭取項目前期工作激勵。認真做好年中、年底省政府對各市州投資及重大項目建設情況督查評估,全力爭取省政府對新開工項目推進實、省重點項目進度快、投資運行好的市州以獎代補專項獎勵資金。(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二)分類簡化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對列入“十四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項目,不再審批項目建議書。對建設內容單一、總投資1000萬元以下、技術方案簡單的政府投資項目,可合并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對政府投資的公路、水利項目,發改部門合并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可委托交通運輸、水利部門合并審批初步設計和施工圖。政府投資項目財政投資評審隨到隨評,限時辦結,不作為項目招投標和開工前置要件。(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各縣市區)

        (三)積極爭取發行政府專項債券。在原有基礎上積極爭取新增綜合交通樞紐、煤炭儲備設施、新型基礎設施、公共租賃住房等領域專項債發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已審核通過的項目,可合理容缺前期手續,放寬發行條件。(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控集團、市鐵路辦,各縣市區)

        (四)積極爭取重大項目融資支持。對接做好省重大項目融資對接服務平臺。積極爭取省財政對在境內外主要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給予最高400萬元獎勵。積極探索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對成功發行的項目全力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補助。探索設立城市建設投資基金。對高速公路項目采取收益高低搭配、以豐補歉方式進行投資人招標。積極爭取森林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碳林貸”、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新能源汽車積分收益權質押貸款等綠色信貸業務。(責任單位:人行十堰中心支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政府國資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

        (五)積極爭取重大項目用地保障。積極爭取“十四五”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無法避讓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全部納入省級統籌調整紅線范圍。納入國家規劃、省級重點項目和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地方難以保障的,積極爭取納入省級統籌應保盡保,所需經費可納入項目概算。(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林業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

        (六)積極爭取投資項目用能保障。積極爭取新建項目能效達到國家標桿水平或行業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的項目用能應保盡保,爭取對新建抽水蓄能項目新能源指標匹配,支持項目業主建設風光荷儲一體化基地。(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縣市區)

        (七)分類簡化投資項目環評管理?!督ㄔO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未作規定的建設項目免于辦理環評手續。對項目配套工程中含有輸變電項目的,其環評納入主體工程一并論證,不單獨申報審批。對涉及《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劃定的保護區、保留區的建設項目,其自然生態保護影響納入項目環評文件一并予以論證。在規劃期內已完成園區規劃環評并落實環保要求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對符合生態環境準入要求的入園項目,根據規定分別實施降低評價級別、簡化評價內容、免于環評管理等簡化管理措施。對項目涉及占用各類法定保護區、湖泊、岸線等其他職能部門管理事項的,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除外,主管部門的意見可不作為環評受理審批的前置條件。張灣區、茅箭區轄區內由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立項、核準、備案,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列入《湖北省省級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目錄(2019年本)》的項目除外),由市生態環境局張灣分局和茅箭分局按建設項目屬地進行環評審批。(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

        (八)積極爭取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統籌制定全市內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調劑方案,重點項目建設所需污染物總量指標可從“十四五”擬替代關停的現有企業、設施或治理項目形成的污染物削減量中預支,替代削減方案在項目投產前落實到位。(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

        (九)積極爭取企業技術改造支持。積極爭取技改項目土建投資、創新平臺和揭榜掛帥項目科研投入等項目納入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爭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以及對符合產業政策、建設期(最長不超過兩年)內設備投資達到2000萬元及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項目納入省級財政支持。(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

        (十)積極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全力推進十堰市保障性租賃住房試點建設,鼓勵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開發建設、購買、裝修改造、運營管理、交易結算等提供金融服務,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后,比照執行住房租賃增值稅、房產稅等稅收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行政審批局、市稅務局、人行十堰中心支行,各縣市區)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市級統籌機制。市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工作落實。各牽頭部門按照本通知要求建立本行業、領域內項目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做實項目前期工作,積極向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匯報爭取支持,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見效。

        (二)完善分級落實機制。進一步明確項目實施責任主體,理順項目實施級次。省級項目,由市級對口部門負責對接匯報,爭取加快推進落實。市本級、跨區域及市中心城區重點項目,由市級對口部門負責落實??h市區項目,由項目所在地負責推動落實,所有項目必須納入統一調度。各地各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加強項目謀劃、前期和開工建設全過程的調度、督導和服務,確保每個項目順利推進。

        (三)完善要素保障機制。一是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安排協調機制,各牽頭部門要充分與財政部門溝通銜接,重點保障基礎設施項目資金需求。二是進一步加大污水垃圾、供排水、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優質基礎設施項目盤活力度,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籌措建設資金。三是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十堰中心支行要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支持,保障項目建設需求。四是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對基礎設施項目用地給予重點支持,更大力度盤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供給。五是審批部門要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和快速反應機制,簡化審批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提高審批效率。

        (四)完善督查通報機制。將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情況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督查范圍,對推進不力的部門和縣市區,進行通報和約談問責。各責任部門要加強對項目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的跟蹤督辦,定期通報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問題,每周向市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發改委)報送項目進展情況。(聯系人:李曉蘭兆軍;電話:8682365;郵箱:463379165@qq.com)

        附件:全市加強重大項目建設重點工作及責任分工

        2022年8月1日

        附件:

        全市加強重大項目建設重點工作及責任分工

        序號

        主要領域

        建設目標

        重????點????項????目

        2022年投資(億元)

        責任單位

        1

        交通物流

        加快形成十堰至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兩小時航空圈”、至周邊中心城市“兩小時高鐵圈”、中心城區至各縣(市、區)“兩小時高速圈”大交通格局,大力推進多式聯運,建設全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爭取十堰至安康、十堰至南陽、十堰至宜昌、十堰至洛陽、十堰至萬州鐵路納入國家鐵路網規劃并啟動前期研究,力爭漢江北高速、丹江口至房縣高速(十淅高速南延段)、鄖(西)商(洛)高速(十巫北延線)納入省級規劃并啟動前期研究;加快武當山機場改擴建、十巫高速南段、福銀高速改擴建、房神高速、十堰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G209大川至唐家河改擴建工程等項目前期進度,力爭年內全面開工建設;加大武當山機場國際航站樓、竹山通用機場、西十高鐵、十巫高速北段等項目建設,爭取十淅高速、G209十堰城區埡子至大川段改擴建等項目年內基本建成;全力爭取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與改造投資計劃,力爭全年完成農村公路建設與改造2000公里以上。

        200

        市交通運輸局、市鐵路辦、武當山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各縣市區

        2

        水利

        筑牢防洪排澇,織密水資源配置,推進流域系統治理,確保全市水資源安全有效

        加快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丹江口庫區庫濱帶治理鄖陽段一期,鄖陽區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以及朱家咀、盤道、左溪寺、灌溝、柳樹埡等5處新建水庫工程,泗河、神定河、官渡河、泉河、霍河、芝河、石鼓河等7條中小河流治理,滔河、金錢河、店坪等6個灌區工程等項目建設,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程量。 服務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引江補漢出口段綜合治理,新開工丹江口庫區水土保持治理、犟河中小河流治理、紅石巖溝和堰河新建小型水庫、14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小型水庫水雨情自動測報及大壩安全監測項目及32座小型水庫信息化等項目。加快丹江口庫區庫濱帶治理近期工程可研報告編審,力爭年底完成申報立項;加快丹江口市和竹溪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項目可研編審,力爭2023年達到開工條件。

        20

        市水利和湖泊局,各縣市區

        3

        生態環保

        堅決守住流域生態安全,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強化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濕地保護等工作,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確保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以上

        加快十堰城區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置、主次干道污(雨)水管網更新改造等項目前期論證,年內啟動手續辦理;大力爭取丹江口庫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試點和EOD項目納入生態環境部EOD資金項目庫,加快丹江口庫區沿線生物多樣性維護及生態保護修復、十堰市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分腔郯卜老到y、城區智慧排水信息化中心等項目審批,力爭10月底前開工建設;加大神定河、泗河、堵河、竹溪河、天河、馬欄河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以及丹江口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等項目建設,盡快建成并發揮效益。

        40

        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市林業局,各縣市區

        4

        數字經濟

        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應用場景,全力打造“東數西算”省內重要節點城市

        加快十堰傳化“公路港”、十堰移動“算力”中心、東風通信回歸十堰、湖北醫藥學院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等項目前期論證研究,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大城市大腦、智慧平臺、十堰市大數據中心及一體化大數據應用平臺、十堰“武當云谷”大數據中心、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智能汽車產教融合工程創新中心、5G基站等項目建設,力爭誠信與惠企便民服務平臺功能等項目8月底建成運行,實現覆蓋全市所有市場主體和重點人群的信用及各類惠企便民政策服務。

        60

        市經信局、市行政審批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各縣市區

        5

        城市基礎設施

        圍繞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減災救災能力,加快推進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城市更新、防洪排澇、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地下綜合管網建設

        加快建設一路、城市“多館合一”、六堰片區開發、百二河片區開發等項目前期論證,力爭年內啟動手續辦理;加快朝陽南路改線等22條市政道路附屬地下綜合管廊、七里埡和東汽一中片區開發以及航空路跨東風高架橋段工程、浙江路延長線、武當路復線跨丹江路襄渝鐵路橋、十堰市新水廠、東風汽車博物館等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大百二河生態修復、朝陽南路改線、京東路延長線、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應急物資儲備庫等項目建設,確保三峽路、柳林溝綜合管溝改造、西城路綜合管網改造、小區內水電氣暖老舊管網改造、2101套保障租賃住房、32358戶183個城鎮老舊小區等項目年底前建成。

        100

        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

        6

        以縣城為重要載體城鎮化

        圍繞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培育縣域特色產業,提高公共服務和改善人居環境,打造一批暢通、安全、美麗、智慧的現代化縣城

        加快推進每年2000畝標準化工業示范園、縣城道路網完善、縣城老舊小區改造、縣城防洪排澇、縣城污水拉練處理設施及管網收集改造、縣城托育養老、縣城公共實訓基地、縣城商貿物流以及南水北調博物館、十堰方特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100

        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

        7

        公共衛生

        圍繞預防、指揮、調度、救治一體化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全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加快推進太和醫院七里埡新院區(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十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基礎設施能力等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大市中醫院武當中醫特色醫院、鄖西縣人民醫院東院區醫療綜合樓、放艙醫院改擴建、集中隔離點改擴建等項目建設,力爭竹山縣人民醫院內科醫技樓及附屬工程、鄖陽區人民醫院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房縣人民醫院傳染病樓等項目年內建成。

        30

        市衛健委、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各縣市

        8

        能源

        統籌推進“兩環三鏈”的堅強電網建設,謀劃增加新的油氣供應管網,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抽水蓄能、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基地,進一步提升全市能源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

        爭取遠景動力“零碳”產業園源網荷儲智能電網、西十天然氣長輸管線、南三縣石油儲備基地等項目納入國家規劃并啟動前期研究;加快國網湖北黃龍灘電廠抽水蓄能、丹江口市官山抽水蓄能、鄖西縣陡嶺子抽水蓄能、房縣吳山溝抽水蓄能、竹溪縣鄂坪抽水蓄能、丹江口市江北1200MW農光互補項目等項目前期,力爭竹山潘口抽水蓄能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加大京能熱電聯產二期、漢水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項目建設,確保十堰市東環220kV變電站110kV送出工程、丹江口蒿坪鎮10萬光伏等項目年內基本建成。

        30

        市發改委,各縣市區

        責任編輯: 丁德
        方針政策權威發布,網上問政快速回應,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十堰發布
        • 歡迎關注十堰政府網官方微信“十堰發布”。
        • ① 打開微信——發現——掃一掃,掃描左側的微信二維碼關注。
        • ② 打開微信——通訊錄——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發布”“syfb0719”關注。
        久久香综合精品色综合
        <samp id="tcmoi"></samp>
        <legend id="tcmoi"><i id="tcmoi"></i></legend>

        <strong id="tcmoi"><output id="tcmoi"></output></strong>
            <optgroup id="tcmoi"><em id="tcmoi"><pre id="tcmoi"></pre></em></optgroup>
            <ol id="tcmoi"></ol>